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媒体 > 正文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汉语比较:教材与教法高层研讨会”(厦门)

浏览:时间:2013-05-24网址(Website)

2013年5月17-19日,为期三天的“英汉语比较:教材与教法高层研讨会”在厦门理工学院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近35所高校的57名专家学者,齐聚于外国语学院的英美文化教室,探讨英汉语比较、跨文化的研究与教学问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华东师大终身教授潘文国先生、上海外教社陈涛主任、厦门理工学院校长助理、外国语学院书记陈丽安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陈丽安教授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理工学院“国际化”办学宗旨,以及外国语学院在此宗旨的指导下,在英汉语比较领域取得的成绩,并希望我校主编的《大学比较英语教程》能够更好地满足中国高校国际化创新性人才的需求。

潘文国教授以“空前绝后”评价本次高规格的会议,葡萄牙Marilia Resende博士则称参会人员均为“国家级学术大腕”:包括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台湾师大、北京外国语大学以及华东师大的知名教授、博导。

现有的外语教学理论都是“拿来”自西方,因而走进了“单边英语教材”之误区,而中国学者自创的“比较法”理论为我们构筑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外语教学之路,教育部高等院校外语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黄必康教授如是说。会议由主旨发言与示范课两大环节组成。主旨发言的话题均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前沿热点问题。发言人从不同的视野与角度探讨了英汉语比较的意义、模式与实践,并对理工学院主编英汉语比较教材的开拓之举予以赞许,现场交流热烈而诚挚,掌声、笑声迭起。

在主旨发言中,潘文国先生以“语言对比研究需要上天入地”为题,阐述了语言对比研究需要“上天”——即对基本理论的研究;同时,语言对比研究也需要“入地”——即把理论研究运用到实践教学和教材编写之中。而魏志成教授主编的《大学比较英语教程》,以英汉语言文化比较为核心,则是“开天辟地”之举。

清华大学罗选民教授认为:不仅国内外的大量文献证明“比较法”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十分有效,而且“比较法”也是他自己在外语教学中喜爱而频繁使用的方法。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英语学院院长孙有中教授幽默地说,他自己是来感受“鼓舞”的,因为近些年来学术界一直呼吁外语教学的改革应该借助以“比较”为核心的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然而他惊喜地发现,厦门理工学院魏志成教授带领的教学团队,已经在这个方面大胆实践,敢于“吃螃蟹”,这与他“不谋而合”,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台湾书林出版龙登公司发行人、董事长,台湾师大苏正隆教授认为,“比较法”在外语课堂教学及外语教材编写中的运用,是一个创举,运用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的英语教材可以作为提高大学生通识教育的基础教材。

另外,各位主旨发言人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以“比较法”为核心的跨文化英语教材,对于提高学生的双语文化或跨文化能力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使用比较英语教材对教师有转型的要求,因为教育学生掌握双语文化或跨文化能力,教师本身首先应该具备更强的双语文化或跨文化能力。

担任本次示范课的是厦门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刘芬和黄少红讲师。其中,刘芬讲师在2011年的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竞赛中获得二等奖,教育部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守仁教授称赞其为“全国最优秀的英语教师”。两位教师始终将中西比较的理念贯穿于教学之中,令在场的观摩教师耳目一新、反应热烈。

另据悉,本次会议研讨的《大学比较英语教程》由厦门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中外教师20余人为主要编写团队,倾力打造5年,上海外语教育社出版2013年6月正式出版。

 




通讯员:杨露婷、程娣、林一鸣、宋婧婧


上一条: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典籍英译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典籍翻译学术研讨会”(石家庄)下一条:外语界面研究学会活动计划[2011——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