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媒体 > 正文

第二届亚太地区翻译与跨文化论坛暨海外汉语教学研究会

浏览:时间:2012-11-08网址(Website)

2012 年 11 月 2-4 日,第二届亚太地区翻译与跨文化论坛暨海外汉语教学研讨会在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举行。会议由国家汉办主办、波特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和清华大学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中心承办。本届大会共收到论文 93 篇,53 篇获选参会,参会者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菲律宾、 日本、 中国香港、 中国台湾和中国澳门等 9 个国家和地区的 40 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会议在 11 月 2 日下午以会前讲座拉开序幕,会议承办方设了晚宴并举行了欢迎仪式,同时举行了波特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奖学金颁奖仪式。

大会的开幕式在 11 月 3 日上午举行,由波特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大会共同主席刘美如教授主持。刘院长首先明确了本次论坛的目标并回顾了过去一年的筹备工作。之后她邀请美国俄勒冈州众议员丹尼斯·理查德森(Dennis Richardson)通过网络向大会致辞。正是丹尼斯·理查德森众议员连同另两位众议员促成了俄勒冈州通过立法规定该州所有公立学校都要开设汉语课,成为美国首个通过立法要求学习汉语的州。在其致辞中,理查德森回顾了该州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史,高度赞扬了译者的工作,并告诫美国的青年学子要想在 21世纪真正有意义地参与经济活动就必须学好汉语以充分了解中国。接下来,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副总领事毕刚先生主旨致辞,充分肯定了该论坛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意义及翻译工作的重要性。波特兰州立大学世界语言文学系主任詹妮弗·珀尔穆特(Jennifer Perlmutter)教授在致辞中说,翻译研究是一门很有前途的专业,她有四分之三的学生毕业后会选择做翻译,翻译是沟通意义和文化的桥梁。论坛执行委员会主席、本次大会的共同主席、清华大学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罗选民教授作了论坛工作报告。罗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论坛的由来、 工作机制以及选择波特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作为第二届论坛举办地的缘由,15并重申了论坛作为亚太地区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交流平台的作用。他还借此机会表达了对刚刚过世的论坛荣誉主席麦克·海姆(Michael Heim)的哀思。麦克·海姆是美国最伟大的译者之一,是他促成了该论坛的成立。论坛主席、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院长、墨尔本大学约瑟夫·罗·比昂科(Joseph Lo Bianco)教授因故未能参加此次论坛,但是委托墨尔本大学海雷(Trevor Hay)教授宣读了他对此次论坛成功召开的祝贺,对罗选民教授及刘美如教授的辛勤工作表示了敬意,并对自己错过该论坛深表遗憾。

正如刘美如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所说,“本届会议的宗旨是为亚太地区各国翻译研究、跨文化研究和海外本土汉语教学界等领域的学者、专家和海外本土汉语教师搭建一个展示他们研究成果的平台,并就当前这些领域中值得深思与研究的问题交换意见。论坛及研讨会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分享当前研究成果、拓宽研究视野、探讨开展翻译教学、跨文化研究以及海外汉语教学诸领域全面合作的可能性,并为这些合作搭桥牵线、发挥协同作用。”

大会的日程安排紧凑,开幕式过后是三个主旨发言,分别是来自圣母诺特丹大学的中文研究教授及当代中国文学作品的译者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博士、来自清华大学的罗选民教授和王宁教授。葛浩文教授的演讲题目是“谁执刀手术?有关翻译的交互式讨论。”这是葛浩文教授自莫言获得 2012 诺贝尔文学奖后首次公开讨论他对莫言作品的英译。开讲之前,他倡议全体与会者为美国的另一位伟大的翻译家,即该论坛的荣誉主席,也是他的好友麦克·海姆默哀一分钟。他承诺他和妻子将负责译完麦克·海姆未完的译作。本次演讲,他从多个角度审视了文学翻译的艺术。作为译者,他并没有从理论角度而是从个人角度探讨了过去十年中的翻译工作,分析译者会遇到的各种问题。

本届论坛主委会充分利用时机,邀请葛浩文教授在分组讨论之后又给大家作了一场讲座,题目是“当代中国小说在美国之我见。” 这主要是讨论他对莫言小说的翻译。 此次演讲也吸引了众多波特兰州立大学的相关教授和学生。 在讲座中,他坦诚,介绍中国文学作品到美国障碍重重,但是他还是坚持翻译了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五十多部现当代小说或短篇小说集。在翻译中,他特别注意出版策略的运用和注重读者的接受度。此外,他还就翻译将来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特别是在当前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一个目前仍健在并从事写作的中国作家的大背景下。从他的演讲中,我们可以看出,译者为了适应英语环境或者迎合译语读者经常需要改编、改写、甚至删减原著。当然,他对莫言作品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和莫言讨论之后作出的决定,他详谈了和莫言的交流过程。我们不难看出葛浩文教授和莫言之间的相互信任和深深的友谊。莫言能有这样一位具有如此奉献精神并译技高超的译者将其作品引入西方世界实在是他的幸运。

第二个主旨演讲的是罗选民教授。罗教授重新审视了应用于海外汉语基础教学的语法-翻译法, 认为当前汉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加强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关系,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应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重新思考并鼓励语法-翻译法, 因为汉语不同于欧洲各国语言,在类型、句法和词汇方面均大有不同。语法-翻译法教学以文章为课程核心,注重词汇的构成和组合,加之对包含这些结构和组合的句子的英汉互译操练和反复朗读课文并逐一翻译,而测试又要求学生进行翻译操作,长时间训练下来,学生会获得一种文化习得,这对成年人学习汉语特别有用。当然,教学法要与时俱进,语法-翻译法也不例外,如今该方法已经吸收了新的概念和教育材料,比如认知元素、影像材料、交际活动等等。语法-翻译法有助于汉语学习的认知策略,避免虚假类比,并有助于学习者理解汉语的内部结构。

接下来来自清华大学的王宁教授做了“翻译与文化重新定位”的主旨发言。霍米·巴巴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化定位,即在全球化背景下将不同文化定位在不同位置。很明显,这种观点深刻影响了当代的翻译研究,特别是文化角度的翻译研究。但是中国文化在全球文化定位中在多大程度获得重新定位?这吸引了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感兴趣的所有学者的注意。王宁教授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经过文化定位和重新定位之后文化的多样性显于所谓的文化趋同性,这归功于翻译起到的重要作用,翻译已经不再仅仅是语言间的简单转换。如果说中国 20 世纪上半叶大规模的文学和文化翻译使得中国文学和文化更加接近世界文学和文化, 那么 21 世纪初中国文学和文化的翻译实践已经使得中国文学和文化能够平等地与世界文学和文化对话。前者成就的取得是以“西化”中国文学和文化为代价的,但是后者是在“重新定位”全球文化和世界文学,这会使得中国文学和文化对全球文化和世界文学作出重要贡献。

在分组讨论中,按照三个大的主题,即翻译研究、跨文化交际和汉语教学细分为八个主题:1)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当前动向;2)亚太地区的翻译教学;3)翻译与跨文化交际;4)翻译、写作、批评与出版赞助;5)区域性跨学科翻译研究;6)笔译与口译教学;7)汉语教学实践中的翻译;8)翻译与汉语习得。

来自菲律宾大学的威尔弗里达·乔治-勒盖斯比(Wilfreda P.Jorge-Legaspi)教授讨论了异化作为翻译策略翻译塔加路族语文化负载词到英语的可应用性及不可应用性。 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王运鸿以 《水浒传》的色情描写为例,开辟了被认为是中国学界的处女地,探讨了色情描写翻译。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海雷和王永阳展示了作为“文化体演” (cultural performance)形式之一的创造性写作的使用及提问技巧与对“坏英语”(badEnglish)创造性使用的跨文化启示。来自波特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也是本届论坛的共同主席刘美如教授讨论了如何将翻译能力和语言能力结合起来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完全有理由吸纳翻译,翻译可以成为训练学生语言能力、翻译能力、交际能力、语言材料编辑能力和文化阐释能力等很好的功能性和实用性的工具。来自日本安田女子大学的约翰·麦克利安(JohnMcLean)展示了为期 15 周的以行动学习为方法、以文学为主的英译日翻译课程教学结果,该课程使用了 MOODLE(一种学习管理系统)论坛帮助学生之间的互动,他考查了该课程对不同英语水平的日本学生的翻译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影响。 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何伟教授以温家宝总理的三次记者招待会为语料, 考查了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的英汉语语法隐喻使用的异同。 来自浙江财经学院的章汝雯教授以黑人女作家在中国受捧为例, 分析认为后殖民思潮、外国文学研究和翻译研究之间存在平行关系,相互之间形成互动,但是翻译研究略有滞后,她随后深入探究了滞后的原因。来自澳门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的赵文静教授展示了翻译史研究的趋势,如宽泛翻译、科学叙事作品翻译以及跨学科特征等,认为今后翻译史研究重心应向这些方面倾斜。来自德克萨斯大学泰勒分校的吴晖教授指出翻译异国文化中女性话语的政治根植于对既定的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疯狂崇拜,而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大多来源于男性修辞和文学传统。她坦言在其选择中国作者及其文本时想到可能在西方遭受的那种批评令其感到不爽。来自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谢少波教授探讨了如何跨越语言、文化或者民族疆界进行普适性翻译以满足所有相关人员以及如何通过文化或者跨文化翻译产生普适文本以使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民族在普适概念下平等体现。他认为,翻译作为穿梭于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一种行为总是能够而且也必须凸显普适的政治,将普适性变成一种本土与全球、霸权与贱民、西方与世界其他地方之间(再)协商的政治空间。来自哈佛大学的叶信鸿探讨了现代汉语体态动词的话语功能以及在翻译与教学中的运用,认为现代汉语的体态系统应该是三重的,体系中的各元素或由于时间的变迁或由于隐喻化使用的结果均来自动词。分组讨论之后,所有与会者再次集中,各组主持人向大会作小组发言总结,这种组织方式让所有与会者对大会有了总体而详尽的了解,受益匪浅。

在大会正式开幕前,由清华大学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亚太地区翻译与跨文化论坛执行委员会主席、本届论坛共同主席罗选民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亚太地区翻译与跨文化论坛副主席潘文国教授作两场讲座。 罗教授的讲座题目是“文化自觉与汉语典籍英译” ,认为文化是民族之本,文化自觉对提升民族形象尤为重要, 只有拥有了文化自觉才能真正获得文化自信。从翻译角度来说,文化自觉就是以最恰当的方式、在充分把握中西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差异及不损害中国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向外界阐释和翻译最恰当的中国典籍,以此满足西方读者对中国典籍的需求并最终化解分歧、促进文化交流。就目前中国典籍翻译状况,罗教授认为中国译者需要与外国相关专家合作以获得文化传播的最佳效果。而就总体中国作品的外译问题,他认为我们应该抱着厚今薄古的态度,注重反映当代艺术和社会文化的文学作品。讲座中,罗教授特意例举了庞德英译汉诗的例子,展示译者必须清楚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作出客观的判断,这样才能有助于中西方的相互理解。潘文国教授的讲座题目是“我们为什么需要一个新理论学习和教授汉语” 。潘教授认为当前的汉语语法主要来自《马氏文通》或者说是西化的语法,不利于中国人学习汉语,也常使外国人丧失学习汉语的兴趣,或者产生一些哑巴汉语或会说汉语的文盲,因此有必要引进一个新的理论学习和教授汉语,即字本位理论(Sinogram-based theory,or SBT) 。该理论的提出大约有 20 年的时间,拥有众多语言学领域的支持者, 如理论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 汉语文字学、 音位学、中文自然语言处理、 汉语作为母语及外语教学等等。 在简要介绍了 SBT 理论建立的背景之后,潘教授分析了该理论的认识论基础及主要观点, 认为汉语的学习应以 “字” 为单位, 从 “字”开始,下可至音,上可至词、句、篇,这相当于英语的 word,二者都是音、形、意的统一体。按照 SBT 理论,学习者从“字”而从非汉语拼音开始,然后到语篇,快速扩大词汇,同时提高读写能力。

正如来自美国布朗大学的伊夫林·胡·德哈特(Evelyn Hu-DeHart)教授在闭幕式致辞中所说,“翻译本质上就是跨文化的,翻译意味着跨越文化疆界,跨越文化疆界本质上又具有了全球化的性子, 葛浩文的翻译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翻译也意味着资本和资源跨越疆界的流和交换,资本并不仅仅局限于金融资本,就今天的会议主题而言,这是文化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流通和交换。” 此次论坛是中国翻译和跨文化研究领域首次在国外组织召开的国际会议并且在线网络直播,因此论坛的意义和影响不仅仅限于波特兰州立大学或者美国,具有世界性的意义,这也要感谢国家汉办的大力支持和波特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的精心组织。下一届论坛将于 2013 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举行, 亚太地区翻译与跨文化论坛正成为世界范围内文化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杨文地 (清华大学/中南大学,北京 100084)